2019年12月29日,由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临沂市农科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沂蒙乡村振兴大讲堂”在临沂大学成功举办。在此次活动中,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县委常委(挂职)、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劳模王传喜作了“代村乡村振兴之路”的报告,以农村党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介绍了代村的发展情况及经验,使大家受益匪浅。下文为王传喜在沂蒙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期)上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秦主席、徐主席、黄县长,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坐在这里非常高兴,感谢临沂大学给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周书记是我的老师,一直关心指导我们的产业发展,非常荣幸和他一起参加了很多活动。周书记是2010年全国的劳动模范,在农业科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王院长做农业园区的规划,给我们做了农高区的规划、田园新城的创意,规划团队也非常的优秀,非常的敬业,也非常的专业,所以到这里来感觉到很亲切,特别是面对着大家,我们都是在三农战线上奋斗的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农业科技人员,大家都有独到的方面。我站在农村基层党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汇报。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中央第一次提出来。之前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新村运动、新村建设,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次是作为七大战略之一提出的,中央把“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工作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基础上又提升了,表述顺序,特别是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产业兴旺对应的是生产发展,生态宜居对应的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顺序和表述都没有变,治理有效对应的是管理民主,生活富裕对应的是生活宽裕,这个提法具有质的变化,是总要求。3月8日,2018年的两会期间,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大振兴,五大振兴和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要求山东要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出了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讲组织振兴的时候,表扬了代村,表扬了我,篇幅比较长,提出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我们非常受鼓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总书记讲的五大振兴是相辅相成的,五大振兴是加强了土地二轮延包之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土地的政策,承包长期不变是稳定的。我们从事三农工作,搞农业离不开土地,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当然也有山场、林地、湖面、水面,大部分还是在土地上搞种植、搞养殖、搞加工、搞产业化。我们的土地政策现在是三权分置,我们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革命,翻身做主人,就是搞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迅速的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一轮的承包是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二轮延包是三十年,现在面临着三十年即将到了,二轮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基本上到了本世纪的中叶。邓小平同志讲过,农业农村将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第二次飞跃是要科学种田,要实行规模经营,走集体化的路子,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最后还是要规模经营,走集体化道路。现在的三权分置,所有权是集体的,落实所有权,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土地都是公有的,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所有,第二种是集体所有,城市的土地大部分是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大部分是集体所有。我们的农户、个人拥有承包权,承包权是稳定的、长期的,一轮、二轮、三轮七十多年的时间,经营权是放活的,搞土地的流转,搞适度的规模经营,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搞规模经营。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保障粮食安全,吃饭是最大的事情,民以食为天,我们十几亿人口,全世界出口的粮食都卖给我们,也只能解决我们半年的吃饭问题,所以总书记一再讲,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权益,提高组织化水平、装备化水平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大事情,农村就是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自治是村庄范畴的,法治是硬杠杆,德治是社会范畴的,综合治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管理队伍,一懂两爱,我们从事三农的人员都应该属于一懂两爱的范畴,既懂又爱,需要有情怀,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需要热爱这番事业,才能去做好这项事业。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不到一页,篇幅不长,但是含金量很高,顶层设计、具体的措施、政策都非常到位。2018年一号文件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分三步走;2020年要有重大进展,要完成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建设;2018年是开局之年;2019年是关键之年;2020年是一个段落;2035年要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50年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那个时候就是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这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时间表、路线图确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们就是在这个大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也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不充分。中央也提出了逆城市化,这主要是总书记、党中央的理念来实施的这个战略,对我们三农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下一步中央、国家将大量的政策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像教育、医疗等等,都要持续的向三农去投入,这是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还有许多不当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代村的发展。代村受到了总书记的表扬,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很多短板和不足。这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社会各界的帮助,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取得的一些成绩。代村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村庄,东晋年间建村,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1945年代村成立了党支部,革命战争年代也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创造了一些记录:1973年到1975年,每年上交爱国粮过百万斤;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是知青点,六七十年代两个全国三八护旗手,我们的老支部书记也直接提拔为县委副书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就落伍了;到九十年代末,成了脏乱穷差的落后村,人心散、治安乱、环境差,乱砸乱建,乱圈乱占,遍地是坟头,停水停电,负债三百八十多万;1999年通过换届成立了新班子,从治乱治穷一步一步,这20年的时间,又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也总结了几句话:核心在旗帜引领,前提在头雁高飞,关键在产权改革,底蕴在精神滋养,基础在依靠群众。核心在旗帜引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服从,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在实处,坚持党建引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的建设放在头等的位置,常抓不懈。第二句话是前提在头雁高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加强,抓班子、带队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兰陵提出了“四雁”工程,头雁、归雁、鸿雁、雁阵,非常有效,也在全市、全省推广这个做法,县里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头雁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归雁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员返乡创业,鸿雁就是农业科技人才、土专家、田秀才,雁阵就是各种新型经营主体,非常有效。在一个村里,那就是党组织的作用要发挥好。关键在产权改革,我们选择了一条新型的集体化道路,是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企合一,或者叫党村企合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鼓励支持个人、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为群众致富增收搭建平台,搞好服务,多元化的投资运营管理机制,以公有制为基础,全民所有,这是我们的主要形式,主要的资源项目就是这种形式。第二种形式模式就是股份合作,我们和社会上的资本、技术去合作,为了保障集体利益,我们的集体股份不低于百分之五十,要有话语权,这其中也有混合所有制,和政府、国企合作的,我们现在两个公司是混合所有制,一个旅游公司,是和政府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合作,村集体占七十,政府占三十;文化公司是和国营的农垦实业公司合作,村集体占六十,农垦实业公司占四十。第三种形式就是租赁承包,土地的经营、商铺的经营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的经营,是对内对外的租赁承包,也有合作社,也有家庭农场,也有公司,多种形式并存,全民所有自主经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产业是三产融合,多业并举,强村富民,已经培植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节会展览、教育、医疗这些比较有优势的产业,从农工贸一体化,到一二三产融合,现在我们山东提新六产,就是如何发展,因地制宜。
2000年,为了解决矛盾和焦点,搞了调整,全村人均一户两块地,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矛盾;2002年搞产业规划,五区一网;2005年,把全村的土地全部集中起来,搞集体经营;2007年规划了现代农业示范园;2012年成为全国的首家国家农业公园;2013年开始办菜博会;现在是多园融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4A级旅游景区。集体经营这种模式也是中央提倡的,2014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农村部的专家来调研了三次,把我们这种经营的模式写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决定当中土地经营的模式是四种,第一种是家庭经营,第二种是集体经营,还有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这是我们的一些体制和机制,产权改革方面的路子。第四句话就是底蕴在精神滋养。伟大的沂蒙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那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段时间我们建了一个村史馆,挖掘红色历史,我们也很受教育,我们沂蒙人都非常清楚沂蒙精神。基础在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始终由群众共享,我们的村民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大事小情我们都要走民主程序,大家都知道我们为什么干这件事情,目的、意义、方法、步骤都很清楚,能够形成合力。每个人都有土地的权利,是确权不确地,有土地的权力,没有确定的位置,生老病死一年调整一次,彻底解决了人地不均的问题,土地的收益有保障,村集体的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人人有股份,是共有的。我们创造了十几个亿的固定资产,是我们党组织带领我们的创业团队创造的财富,这是大家共有的,并且我们的资产还在不断增加。社会保障全覆盖,我们现在有十几项社会保障政策,老年人有老年补助,免费入住老年公寓,老年人是非常幸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人享受最好的待遇。助学奖学、大病救助,每年要拿出两千多万作保障,扶贫兜底。住房补贴,2006年开始旧村改造,安置的房子就是500元一平米,到现在还是500元一平米,随时增加的人口有房住,现在我们还有八十多套房子,随时增加人口,够了年龄就分。当时改造的时候是评估补偿,低价安置,低价安置就是500元一平米,按需分配是根据家庭人口的需要。我们也有开发的房子,6000元一平米,村民是500元,房子标准质量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没有后顾之忧,百分之百的全就业,大家自主选择自主创业就业,这样通过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调节,收入结构是橄榄型的,高收入的、低收入的都很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是比较高的,大家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村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不要上级的任何扶贫政策,低保户、精准扶贫户这些政策我们都不要,村集体都给。自身发展了,也为扶贫攻坚做贡献,通过贷款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还有科技扶贫、党建扶贫等多种形式扶助了二百多个贫困村,一万多个贫困户。资金现在每年也要拿出两千万左右做扶贫,我们也是负债经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为脱贫攻坚做贡献,自身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去发展,集体发展之路是越走越宽,大家都有奔头,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下一步的发展我们还是要以农为本、以农业为基础,实施农业的产业化,把现有的产业项目巩固提升。年底了,我们也正在研究哪些项目在新的一年里怎么去包装、完善,还要开拓新的领域,我们也有正在建设的、马上要建成的项目,其中建了一个新农人培训中心,面向全市、全省、全国培训新农民,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要定点挂牌,主要是培训农村的党员干部,规模比较大,投资三个多亿,有六百五十多个床位,能同时容纳两千人吃饭、开会,每年能够培训二十万人次,就在我们的农业公园里面,这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还有印象代村,已经运营了,元旦要搞一个仪式。还要在搞一些新的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还有健康养老、体育、文化,要开拓一些新的领域,计划三到五年的时间,要投入三十到五十个亿,再有一次飞跃。2018年我们已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因为我们村是六十岁退休,虽然农村干部没有年龄限制,但是我们自己定的六十岁退休。2018年初,我五十岁的时候,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组织认可、群众支持、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再干十年,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十年规划这十年要再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感觉到干劲十足,下一步要初心不改,永葆先进,以身许党,不懈奋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给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这些,汇报不当的请各位批评指正,也请各位领导有时间去代村指导交流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