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中心新闻

大讲堂实录丨黄树田: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01-06 16:14:26浏览次数:

导语:2019年12月29日,由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临沂市农科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沂蒙乡村振兴大讲堂”在临沂大学成功举办。在此次活动中,山东省沂南县政府党组成员、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副总指挥黄树田作了“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实践”的报告,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来历、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收获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下文为黄树田在沂蒙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期)上的演讲实录。



首先,非常感谢周书记和王院长的邀请,给我这个机会,一是来汇报和交流一下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做法,同时也是给我一次参与公益的机会,同样还是对我们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宣传和推介,非常感谢。我从四个方面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一是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来历,二是发展的现状,三是有什么特点,四是有哪几个方面的收获。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来历,是在沂南县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沂南县委县政府带着强烈的问题导向来思考、探索、创新的这么一个项目。大家好多同志都去过,因为朱家林离县城32公里,是一个山区,既没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也没有交通区位优势。好多到朱家林的就问,为什么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能够获得一个国家级试点,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来历就是我说的因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因为2015年的时候,我们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点两区”的重点脱贫区域,其中,我们沂南县的西部山丘区就是一个重点脱贫攻坚区域,就是在这个区域实现脱贫攻坚,我们有政治责任,所以在2015年底,我们县委姜宁书记委托一个设计师,叫宋娜。今天沂水来的比较多,宋娜老家是沂水的,是一个84年的女孩,在杭州待了多年,她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在2013、2014年在我们沂南的两个4A级景区,竹泉村和马泉休闲园做过项目,做过民宿、茶室的设计。她因为在杭州待了多年,理念比较先进,所以我们县委书记了解之后,当时就委托她去西部区域考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做一个脱贫攻坚的探索,就是来做一种突破和尝试。因为我们知道扶贫的传统方式,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有很多的模式,我们沂南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我们还想在这个方面再做新的探索和突破。同时沂南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也是一个亮点,虽然我们这个在面上不够强,但是点上做的不错。在2017年9月份全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就在沂南召开,我们的竹泉村、常山庄分别获得2014、2015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所以我们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上也是有很多特点,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想做一些尝试和突破。因为竹泉村和常山庄都是把老百姓搬出去,开发了旧村,建设了新村,投资商来做。我们也想做一些探索和尝试,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时宋娜就去这个地方考察了一下,就看中了朱家林这个村子。这个村三面环山,是一个三百多口人的小山村,其中在家的还不到一百二十口人,一百三十户人家,一百四十套房子,空闲的有六十七套。当时在2015年底,宋娜就做了一个方案,在年底姜宁书记就带着我们几个人听了这个汇报。当时她的想法是用共建共享的理念,用文创+旅游+生态建筑的模式来做这个村子。什么意思呢?共建共享既不是把老百姓迁出去,也不是把这个村子圈起来收门票,就是利用这空闲的六十七套房子,给它植入新的业态。用民宿、创客工作室的方式来激活这个村子,所以这个想法、模式和我们原来做的美丽乡村、脱贫攻坚都不一样。所以当时我们县委书记就拍板说我们做这件事情。当时把宋娜作为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也是这个项目的投资商,来做这个民宿,做产业,做挣钱的项目,我们政府来配套。道路、水利、景观、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我们政府来做,就是做一个探索和尝试。我想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定这个项目我们县委书记是很有前瞻性的。所以2015年底就确定了这个事情。到2016年清明节的时候,宋娜就住到了这个村子里,当时我们协调了一个院子,宋娜进行了改造,作为她的工作室、宿舍,同时在做一些前期的设计完善工作。到了6月22号,我们的龚正省长去沂南,当时他还是山东省委副书记,当时省委省政府确定要在临沂召开一次脱贫攻坚的现场会,沂南肯定是一个重点的区域,所以龚正省长去沂南调研的时候到了这个村子,听了我们的规划汇报和思路,他非常高兴,当时他说:你们做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扎扎实实的在行动,还有创新性的理念和思维。他主动提出把朱家林作为自己的联系点,还说我作为省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分管农业的新六产,还分管特色小镇,把朱家林作为我的联系点,你们临沂市和沂南县重点倾斜和支持一下,做一个我们山东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探索。所以大家看,这个项目的来历,就是我们创新性的理念,我们扎实的行动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所以朱家林作为省领导的联系点,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所以在6月28号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指挥部,来加快推进这个项目,让我带着旅游局、规划局、住建局、财政局的同志住下来,加快推进。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确定了做主题民宿一条街、乡村生活美学馆等公共设施,所以在这个期间,我们在加班加点的建设。当时宋娜是一个室内设计师,不是建筑设计师,也不是景观设计师,所以她又邀请了北京观筑景观设计院的孔祥伟院长来合作做这个规划。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将这条街打造出来了。到了2016年的10月24号,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在沂南集合,龚正省长就直接到了朱家林,来看了我们的现场,听了我们的提升规划。当时就召开了座谈会,讲了五十多分钟,讲了一是没想到你们建设的这么快,二是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的这么好,然后他讲了朱家林有做特色小镇的潜力,同时讲了特色小镇的八个要件:一个总定位,一条生命线,一个主体群,一个厚基础,一个立足点,一项强支撑,一条资金链,一个好环境。最后他提出要求,把朱家林打造成四个样板:脱贫攻坚的样板、新六产融合发展的样板、美丽乡村供应商的样板、特色小镇的样板,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际上龚正省长讲完这个话后,姜宁书记跟我们说,省长的讲话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做的这几个月当中,我们已经发现这个村子太小了,它的空间很有限,它的容量很有限,但是那个区域的条件这么差,又没有什么优势,我们不敢想做特色小镇,当时就做了这一个村子,所以龚正省长讲了之后,因为龚正省长是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来任我们山东省委副书记的,杭州的特色小镇做的是全国最好的,龚正省长对特色小镇有研究。所以省长说我们有这个基础,就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所以在2016年底,我们就在讨论特色小镇应该怎么做,因为难度很大,就这么个山区,没有什么优势,路怎么修,产业怎么引进,环境怎么打造,所以这个难度还是很大的。在2016年底,我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联系了南方和北方许多著名的设计院包括台湾设计团队来考察座谈,提出了很多的理念和思路,但是真正的落地还是难以找到感觉,我们姜书记说这个项目不是规划出来的,一定是我们一步步做出来的,我们自己也讨论研究,对道路、水利、景观、土地整理怎么设计怎么施工。到了2017年的3月22号,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机遇,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试点的任务就交给了国家农发办,所以国家农发办在2017年派出了两路人马在全国调研田园综合体到底是什么现状,怎么来做。当时国家农发办的一把手带队到了朱家林调研,看了建设现场,听了规划汇报之后,调研组非常高兴,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心目当中的田园综合体,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就把中国的田园综合体归纳成四种类型,把朱家林单独列为第四种类型:独具特色的创意型田园综合体。那时我们知道了国家要搞试点,因为我们已经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了一年多了,所以我们想争取这个试点。在2017年的清明节之后,我们邀请原山东旅游规划设计院的陈国忠院长,刚才王书记(王传喜)说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也是陈院长设计的,因为陈院长是我们沂南旅游的总设计师,从竹泉村、红石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包括孟良崮,包括沂南旅游产业五年行动计划、旅游总体规划都是陈院长主持设计的,所以我们就找到他给我们做了这么一个规划。在2017年的7月份,通过层层竞争性的选拔,最终我们获得了这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朱家林项目的来历。
第二个是发展的现状,2017年获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后,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每年补助七千万,连续三年支持田园综合体,三年2.1个亿,这是我们农业项目历史上没有的,实际上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试点。当我们在2017年7月拿到这个项目,之后也纠结了好几个月,因为我们在开始申报的时候,陈院长在开始做这个田园综合体规划和特色小镇的时候,面积是12平方公里,包含5个行政村,在真正申报国家级试点的时候,专家说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国家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不要觉得12平方公里很大,因为你们是山区,土地面积很小,有可能容纳不了国家的资金。所以我们又扩大到28.7平方公里,涵盖了23个自然村,1.6万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到了这么大的规模,在如何实施方面我们纠结了很长时间。实际上真正的干活是从2018年春节之后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两年期间我们的平台已经搭建起来。我们核心区是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道路、景观、水利、绿化、土地的规模经营,为了做这件事情,县里成立了山东朱家林乡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平台公司,整个的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到现在为止,我们招引落地了十九个文创类、设计类、文化类的公司,是非实体类的。实体类的我们有二十一个项目,合同投资额是16.9个亿,其中有十六个是农业的一二三产项目。到目前我们实际的投入,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大概有七个多亿,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条件,有些项目已经成型,经过这两年多的建设,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平台已经搭建起来,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平台和抓手。成为我们沂南县系统化探索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的实践、平台化突破乡村振兴要素瓶颈的探索、区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尝试。这是发展的现状。
  第三是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特点。我把田园综合体概括为六个特点,不一定很准确:一是创新性理念,我觉得理念非常重要,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龚正省长给我们概括为“创新、三美、共享”,也叫创业创新、三生三美、共建共享,实际上领导关心的是老百姓怎么享受到这个发展成果,原来我们的项目大多是老板把这个村买过去,给老百姓建新房子,把原来的地方开发经营。实际上我们现在乡村振兴应该让老百姓怎么共同参与到我们乡村的建设、实践中,怎么来共享这个发展带来的成果,所以领导很愿意看到老百姓在村子里坐着聊天晒太阳,因为如果是一个景区的话,他进去是有门槛的,要收门票,而我们这个没有,所以这个理念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关键。所以创新性的理念应该体现在从出发点到体制机制的建设各个方面,这是一个特点。第二就是园区化的思维,因为有些专家认为田园综合体不是一个园区,但我们书记讲,你们在连什么是园区都不懂的情况下,就把它作为园区。因为园区就像经济开发区一样,要招商引资,要项目落地,必须提供一些条件,像经济开发区的五通一平,如果乡村的土地都在老百姓一家一户手中,企业和项目是不会下来的,不仅是道路、水利不行,还得跟老百姓一家一户打交道,他们是不干这些事情的。所以政府要做到园区化的思维,我们成立了管委会,就是按照园区化的模式来做,我们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请王梁院长给我们做了产业发展规划,所以园区化的思维,比如农业园区就是把土地整理成方连片,把基础设施做起来,包括管理体制,以便项目的招引和落地。第三就是平台化的模式,我们书记讲不做平台没有未来,现在我们做项目,大家自己做农场,一个人去争取资金的时候是非常难的,现在涉农的资金都整合了,都是按照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来投放,所以我们单个项目去争取十万八万的不一定好做,所以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是城乡资源对接的平台,是人才返乡创业的平台,也是工商资本下乡的平台,所以在宣传片当中介绍了六个平台:一个是科技支撑平台,因为我们是山区,林果是我们一大产业,所以在北京评审的时候,有专家就告诉我们,你们是山区,林果产业是重点,需要科技的支撑,所以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这是全国最高水平、最大规模的果树研究所,所以我们和他们谈的时候,一谈即成,他们说你们是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我们是国家级的研究所,我们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也需要一个大的平台去推广,所以我们现在跟他们合作,230亩试验用地,五大系列二十三个品种的果树都已经种上了,现在我们在建设果实试验站,有实验室有专家公寓,还有四千多平米的案例温室大棚,计划做温室的果树育苗,据说这个温室的果树育苗全国还是第一个,培育无花果、葡萄、猕猴桃等树苗每年能产出一百万株,有了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这个品牌,这也是一个将来交流、培训的一个平台。二是数字孪生,我们招引了一个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网络科技公司,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成智慧型的田园综合体,我们将公司定位成智慧乡村的供应商,做数字乡村。第三是人才培训平台,我们和上海乡伴文旅合作成立了乡创学院,和山东省委党校合作成立了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山东省委党校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校区,因为1938年10月山东省委党校就诞生在这个地方,去年是八十周年,按照200人的规模已经建成启用了,所以将来这是一个干部教育培训,包括新农人培训的平台。第四是标准化研究平台,我们和山东省质监局和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当时省质监局张宁波局长2017年10月份来朱家林调研,认为这是新生事物,国家肯定没有标准,我们就利用朱家林平台,在全国率先制定这个标准,去年5月3号就在沂南县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地方标准,现在我们又立项承担了国家级的三个标准,而且省质监局想把我们朱家林作为一个标准示范推广平台。第五是电商物流平台,这个电商物流园区投资一个多亿,三万多平方米,原来我们叫电商仓储物流加工园区,建完之后,一些创客和县领导沟通,说电商物流的话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我们还是作为一个平台来孵化创客,现在我们叫农创园,农业农村的创业创新园区,我们政府拿出一块政策来,就是来孵化创客,实际上是农业创客的孵化器、加速器和推进器。第六是金融支持平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际上现在按金融的准入门槛,我们的农业经营主体很难贷到款,一是土地我们是租赁的,不值钱,二是干农业的初创公司多,固定资产少,缺少抵押物,所以我们现代农业要得到金融业支持,必须解决这个桥梁问题,解决银行的顾虑问题,所以我们就搭建了这个平台。我们县委书记讲,乡村振兴,政府必须承担风险,但是风险要可控,就是政府和金融系统共同承担风险,从几个方面,第一优选项目,一个项目要进入到田园综合体,肯定是我们优选的,创新性、方向性、未来潜力比较好的项目。第二我们把山东农业担保公司引进来,我们还成立了智圣担保公司,建立了两千万的风险资金池,打消了银行的顾虑,所以我们用我们的担保公司为我们的农业项目去担保。同时我们这个平台能够平衡企业与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假如某一个村单个的项目出现风险后,你可能连老百姓的土地租金都难以保证。因为我们是个大平台,即使某一个项目出现了风险,我们还可以再引进一个新项目,把它盘活。所以市里的金融系统也借助我们这个平台探索的成果创新做了一件大事,争取了国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实验区。一旦我们争取到,全市的乡村振兴都会受益。所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聚集了很多的要素、资源、人才、项目。刚才我们看到的法国的安德鲁项目,它是法国的百年企业,全世界20多个企业,它做的果泥果酱都是高端品牌,占地200亩,投资两个亿,已经动工了。当时它就是看中了我们的生态环境,看重了我们是做农业,否则的话安德鲁不会到沂南去。这是我们平台的作用,包括上海乡伴文旅集团柿子红理想村,还有化氏集团投资的垂钓小镇,这些项目将来都会带来大量的流量,这是第三个平台化的模式。第四个是市场化的机制,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当中要勇于担当,但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要按照中央要求,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我觉得我们结合的是很好的。政府成立指挥部,成立管委会,成立了注册资本一个亿的山东朱家林乡建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做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创造环境,我们搭建了平台,企业就是按照市场化来运营,所以我们现在招商是有优势,一是我们是国家级的平台,再一个国家的资金我们能够用百分之四十来做产业和项目的扶持。这样我们招商、优选项目就有了基础。我们朱家林乡建公司定位为既是服务企业的企业,也是孵化企业的企业,目前我们朱家林乡建公司已经有三个独资公司三个控股公司还有三个参股公司。如果外来企业有好的资源,我们都可以合作成立公司共同发展,你有好的市场,好的平台都可以。在今年6月14号,市委市政府在沂南召开了田园综合体推进会,当时郑德雁副书记提出要发挥好朱家林平台的作用,提出了朱家林学院、朱家林论坛、朱家林集团三个概念,我们都在一一落实。已经与省委党校合作成立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乡村振兴学院,举办了两次乡村振兴论坛,正在组建朱家林乡建集团,这是一个市场化的机制。第五个是社区化的方向,因为我们做的这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考虑老百姓的使用,还得考虑我们创客游客以及未来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的人员,所以我们按照社区化的方向,它的功能设施配套都是主客共享的。第六个是保姆式的服务,这也是龚正省长要求的,南方叫店小二式的服务,我们山东叫保姆式的服务,这个保姆式的服务就是加强放管服改革,改进工作作风为前来落地的企业项目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这是我讲的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四就是主要的收获,在实践方面,有六个特点:一是搭建了创业创新的平台,刚才我已经讲到了,吸引社会资本,新型经营主体,乡村创客返乡青年来搭建这个平台。二是吸引了乡村建设的人才,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因为我们看到有创客、有公寓、有办公空间,人才要到乡下去,必须解决它的就业、生活、休闲,吸引乡村建设的人才。三是招引了一批高质量的项目,我们落地的二十一个项目都非常有特点,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蚕宝宝家庭农场,种桑养蚕200亩地,今年的效益非常好,这个桑叶养蚕、桑葚采摘,加工桑叶茶,桑葚酒、桑葚干、蚕沙枕、蚕丝被,蚕丝被是现场加工的。通过参与体验所有的过程,进行研学旅行、亲子教育、野营野炊,非常受欢迎,现在它的效益是非常好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是一二三产融合典型的案例。所以这些项目都在一个个的成长,包括做品牌,我们有个沂蒙大妮电商公司,它在我们这个区域种的苹果还没有收获,今年它有一个苹果品种,叫青森水蜜桃,名字上是桃,但实际上是苹果,在香港两个苹果卖25.9美元,一个苹果合70多块钱。它现在正在热卖的有两个品种,一个是韩国的首尔红,一个是日本的维纳斯,这两个都是20多块钱一斤。我们当地还有一个桃本桃的品牌,桃王卖到88块钱一个,一箱8个桃卖140多块钱,这是高端的品牌,所以我们做品牌可以说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也有了非常好的平台。四是激活了农村的各类要素,土地、房屋、劳动力升值,土地现在老百姓都不愿意种了,流转过来之后,老百姓土地升值了,刚才王书记也讲了,他们的幸福感更高,在我们这个区域的老百姓,原来有一个老太太和宋娜就说:我们七十多岁的人了,老伴早就没了,孩子在城里也不回来,现在就是等死的年龄了。现在我们搞了这个项目之后,她参与到非遗手工的制作,老太太们在一起有说有笑,还有收入,不仅解决了生活和经济收入问题,精神生活也得到满足,感到生活有奔头了。我在小峪庄开党员座谈会的时候,有一个姓吕的老党员说,当时我们流转土地的时候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流转,感到老百姓离开土地还能活吗,现在看不光是离开土地能活,还生活的更好了。物业、保安、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等项目大量的用工,所以激活了农村的各类要素,实际上是培育了农业农村的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落到了实处。五是建立了创业创新的机制,建立了“管委会+平台”这种模式和机制。六是提供了经验借鉴。我觉得这几年全国各地参观考察的不少,因为我们是国家级试点,有责任和义务给各地提供经验和借鉴,实际上要说可复制、可推广,国家级的试点项目,这么多的资金支持,这肯定没有复制的可能。但是我们说这些创新性的理念,这种敢闯、敢试,包括我们弘扬沂蒙精神是能够借鉴的,所以乡村振兴得有创新,得有突破。这个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一期我也参加了,是听众,这是第二期,我来讲,我觉得凡是参加乡村振兴大讲堂,就是关爱、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的。就像一个赛道一样,既有运动员、裁判员,也有教练员、观众,还要有服务员、管理员。我们王书记肯定是运动员当中领跑的,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当王书记,但是这种精神、样板、示范,大家要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十年前,王书记做的这个决策,二十年后取得这样的成果,得到总书记的表扬很不容易。走集体道路是一个方向,有句俗话叫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走是走的快,一群人走才走的远。所以集体经济一定是个方向,是个趋势。但是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好多村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所以我们一些农村的带头人可以在一些项目上努力发展引领发展,将来农村干部是从好人中选能人,从能人中选好人,未来,我们希望我们在座的能够出更多像王书记这样的人才。

谢谢大家。